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孵化试点,共创聚变”|2017中国家庭医生合作发展论坛隆重开幕

2017-06-15 10:06栏目:健康
TAG:

2017年6月10日,由顾湲家庭医生咨询工作室主办,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主办,成都正广兴家庭医生集团承办的“孵化试点,共创聚变-2017中国家庭医生合作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等一系列国家深化医改的政策鼓舞下,顾湲家庭医生咨询工作室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14年盛夏开创了本论坛。三年多来,我们和全国热心于家庭医学事业的各界学者、官员、各行业精英和普通家庭医生一起“迈入家庭医生新时代(2014北京)”,共睹“中国家庭医生的崛起(2015成都)”,同织“家庭医生,我们的健康梦(2016厦门)”。近一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新政策、新模式层出不穷,形势越发明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成为分级诊疗的基础和重点策略。于是,我们迎来了“孵化试点,共创聚变”的2017家庭医生服务区域试点发展年。

开幕式上,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彭杰副巡视员致辞:四川是卫生资源需求大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层医生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如何更好地让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个性化、人性化的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分级诊疗的目标是未来努力的重点。本论坛可以促进家庭医生合作与发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对落实分级诊疗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川省医院协会社会办医分会景秀京主委致辞:

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在目前的时代中,面临的责任和压力是空前的:如何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品牌和价值链?如何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次论坛的召开意义非凡,将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帮助.

大会主席顾湲教授致辞:

中国家庭医生合作发展论坛今年已经是第四届,论坛是由顾湲家庭医生咨询工作室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14年盛夏开创的。近一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新政策、新模式层出不穷,形势越发明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成为分级诊疗的基础和重点策略。

这次主题比往届更加接地气,更实在,主题为“孵化试点,共创聚变”。为什么呢?由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事关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与就医秩序的重大变革,甚至牵涉到医疗-医药-医保几个方面新的系统的建立,无论是服务提供方、接受方或管理方都缺乏必要的观念转变和知识技能储备,落实此项医改任务压力很大。为了将签约服务做真做实,必须小心地开展城乡基层试点研究,从中探索机制体制改革的最佳方案及有效执行途径,以便取得经验,化解障碍,以点带面,使签约服务的目标得以落实:所以我们要选择有良好政策环境的地区精心设计实施,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培养出充满活力、令群众满意的家庭医生团队,这便是“孵化试点”的含义;而通过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新朋旧友、特别是计划建设或扩大试点的热心人士,聚拢社会各界的能量与资源,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建设以城乡社区为基础的有活力可持续的医联体、改革服务激励机制及慢性病用药管理体系等议题广开言路、充分交流、寻找机遇、碰撞火花,形成合力推动改革,我们就能够“共创聚变”,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转型打下基础,提供平稳过渡的机会。


大会名誉主席祝墡珠教授主持赠书曾昭耆教授赠书仪式,祝教授说:曾昭耆教授就是我们中国全科医生的老师。

漫漫从医路,曾老的谆谆教导让人动容:学医无止境,医学不仅是门技术,更是人文。曾教授与祝教授、大会主席顾湲教授共同为十位家庭医生代表赠书。

《中国医学论坛报》副总编辑龙华发布2017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结果,根据1962名受访医生的数据表示,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从2014年的43.37、2015年的53.65、2016年的64.50,上升到2017年的74.40。中国家庭医生的信心越来越足!

本届论坛轮值主席:成都正广兴家庭医生集团董事长 段民屹

本届论坛将持续两天,共设置10个模块共计60余个主题报告、经验分享或家庭医生工作坊。这十个模块主题包括新医改探索与政策解读;基层医疗管理创新经验分享;以病人为中心的专科与全科的合作实践;家庭医生团队与医养结合;城市家庭医生诊所开办与管理经验研讨;新思路,新业态:新时代村医破茧而出;家庭医生培训工作坊;家庭医生对慢性病管理的关键作用:科学、艺术与技术;社区教学基地全科医学师资培养;为家庭医生服务插上信息化与互联网的翅膀。同时,论坛将成立由医疗机构、团队、个人、媒体、相关业务平台和医药技术设备支持企业等搭建的中国家庭医生服务联盟,融合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助力家庭医生服务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分级诊疗制度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