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林江院长: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科学防控近视是关键

2019-06-27 15:31栏目:健康
TAG: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数可能高达7亿以上。

青少年近视率高发,近视防控成国家重点关注项目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防控近视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近视防控工作受到了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
自2016年开始,连续4年的“全国爱眼日”主题都聚焦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国家也正从社会宣传、方针政策、落地执行等多层面重点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2018年8月30日,八部委联合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旨在营造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科学防控近视,需“预防”“检测”“控制”三位一体
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主任林江表示,近视防控需打出“预防”“检测”“控制”三位一体的组合拳,全方位立体化建立科学近视防控体系,从而改善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的现状。
据悉,目前爱尔眼科已成功搭建起科学的近视防控体系。这套体系包括以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监测及干预为主的预防手段、以远视储备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为主的检查技术和以采取控制周边离焦点技术和改善调节滞后技术为主的控制技术三个方面。
近视主要是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病症。林江院长指出近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而环境因素中的近距离工作、户外活动、读写习惯、采光照明等与近视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联。
1、前端干预:预防、检测为主
“在成都爱尔的门诊上,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林江院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多年,专攻儿童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在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他告诉记者,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前端干预工作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像寒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加之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部分孩子会出现用眼疲劳、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检查后才发现已经近视。
林江院长表示,爱尔眼科目前预防青少年近视近视的前端干预工作已相对完善,云夹、护眼精灵等能够对佩戴者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角度、环境光照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准监测。
“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每位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情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林江院长指出,屈光发育档案中包括近视危险因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10多项与视力屈光发展相关的项目。
2、后期控制:让近视度数增长有效“减速”
“一旦近视形成后,控制近视患者度数加深,降低高度近视眼的发病率是科学防控近视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指出,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增长,眼球形态发生改变,发生其他眼病如视网膜裂孔、变性的隐患急剧增大。这些危害都使得高度近视不容小觑。目前针对近视的矫治主要集中在以角膜塑形镜为代表的控制周边离焦特殊镜片、以双眼视功能训练为主的改善调节滞后技术以及近视手术三种。
林江院长表示,青少年由于还在发育,不适合接受近视手术,目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就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孩子一年近视大概增长50度至75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一年近视仅增长10-25度左右。

角膜塑形镜作用原理
“因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要去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必须要有相关资质的医生进行专业验配。” 林江院长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上市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屈光度最高为600度,适用人群年龄是8岁或以上。“也就是说,除非特殊案例,一般不建议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患者或者8岁以下的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
汇聚全球眼科智慧,持续护航青少年视力健康
据了解,爱尔眼科作为全球规模、横跨欧美亚的眼科医疗服务机构,一直致力于研究、破解人类近视发病机制这一“世纪难题”,并全心投入于改善我国严峻的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中。校园年公益体检量数百万,目前在爱尔眼科建立视觉健康档案的青少年已超600万,将持续为我国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