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凉茶之子”背后的“冠军怀疑症”

2016-12-28 00:45栏目:文教
TAG:

《中国好声音》2012年度冠军梁博被质疑靠家庭背景夺冠。近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父母只是普通个体户,父亲并非《中国好声音》赞助商的最大股东。梁博还称,第一天看到谣言后非常难受,后来慢慢地就想通了

 

人红是非多。伴随着《中国好声音》的走红而走红的梁博,自然免不了是非缠身。年度冠军的桂冠还没戴热乎,铺天盖地的质疑与臆测就席卷而至,有人说他是“凉茶之子”,更有人添油加醋对这一指控加以修饰,说他跟某凉茶老总长得很像。总之一句话,梁博夺冠拼的不是声音,是爹。

  忍受不了几近沸腾的质疑声,梁博终于站出来辟谣,把父母的职业一一晒出,并承诺过几天还要带媒体记者回家见父母。以此种诚恳姿态应对猜测与非议,足见其内心坦荡,有着充足的信心自证清白。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谣言终会破产,但超越事件本身分析,一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什么人们会患上“冠军怀疑症”。

  说实话,本人对《中国好声音》并不感冒,前前后后看了也就三两期,而且还都是零碎片段,对其中各个选手的唱功更谈不上了解。可是,梁博靠背景夺冠的消息炒得沸沸扬扬后,俺心里还是习惯性地相信了这一说法。相信很多人都是如此,习惯性地质疑,习惯性地往黑幕上联系,根本不在乎自己对之了解多少,几成“无黑幕,不成功”的思维定势。

  如果延伸一下,类似的习惯性质疑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美冠军产生后,人们往往臆想其背后有没有“干爹”之类显贵;有年轻官员上位,人们立刻联想到他可能有多么硬的“后台”;有人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旁人大都会问上一句:他有亲戚当官吗?

  习惯性质疑的背后,有跟风盲从的因素在作怪。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喧嚣浮躁的气息,浅薄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独立思考的精神异常稀缺,听风便是雨的现象很常见。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凝聚了社会群体,而根据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理论,人在群体中往往也会变得丧失理智,形成躁动而又盲从的特点。于是,不假思索地质疑就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性动作,质疑可以毫无根据,完全基于内心好恶。而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

  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习惯性质疑的养成,更离不开现实土壤的滋养。在潜规则大行其道的年代,拼爹、拼干爹、拼同学是绕不开的社会病症,种种黑幕早已让人审丑疲劳。富二代、官二代、名二代在各种场合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草根阶层的上升渠道狭窄逼仄。事实上,习惯性质疑也强烈地传递出了草根阶层的公平焦虑。

  围绕梁博的是与非终是个轻松的娱乐话题,但“冠军怀疑症”却是个严肃的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