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百花曾经辉煌为何失落? "高价"电影节成幌
票价高昂、明星缺席、烂片扎堆……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从启动开始就饱受质疑。拥有20多年历史,曾经最具声誉的电影节,近年来为何频遭诟病?
曾经的最权威奖项如何沦为“鸡肋”?
2009年,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闭幕式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增设了“提名奖”,以表示对每一部参展影片的尊重和鼓励。然而这个奖项设置的第一年就饱受争议,被外界看成是“来者有奖,形同鸡肋”。而在最终的颁奖典礼上,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唯一出席的白百何,导致媒体见面会上,有记者直言不讳地提问:“是不是因为其他竞争对手没有来,给了你这个机会?”
电影节本是电影人的盛宴。对于进入宣传期的电影来说,选择在电影节“亮相”是最好的宣传方式。然而,近期上档的《铜雀台》、《二次曝光》、《危险关系》都选择在北京开发布会,《太极》尽管选择在绍兴举办了首映礼,但整个剧组连电影节的开幕式都没有参加。
大牌剧组“傲慢”不买账,小成本却扎堆。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届电影节共有百余部参展影片,其中国产新片占40部,但有九成以上是缺乏市场知名度的电影。
“小成本片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小而糙。”中国国际电视电影节目交流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她本是专程来选片子的,但几天看下来,其中大多数国产新片题材陈旧,制作粗糙,“进不了院线的电影基本上在可看性上是不及格的。”
此外,令人咋舌的天价票也让人匪夷所思。今年闭幕式颁奖典礼门票最低1680元,最高5680元。电影节承办方对此回应:这些票是提供给赞助厂商的,因为赞助商要求组委会提供一定面额的赠票。由于频繁更换承办城市,“高价”的电影节似乎更像是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扩大城市知名度的“幌子”。一个成熟电影节,电影味却越来越淡,旅游推广味越来越浓。
“定位和风格清晰是一个电影节成功的首要前提。”
中国每年要举办数十个电影节或电影季,除了传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三大电影节”以外,还有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一些民间电影展映与评奖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在繁荣光鲜的背后,中国电影节内在的冷清与苍白却无法掩饰。曾经在世界十大国际电影节中占有一席之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眼见被韩国釜山电影节抢去风头,评奖、交流功能越发削弱,使上海电影节更像是一个电影交易场。而长春电影节近年来也因缺乏公信力,被诟病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文艺晚会”。
“对于导演来说,得到艺术上广泛承认与获得票房认可同样重要。”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认为,与国内电影界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比,陈凯歌将携《搜索》代表中国内地第四次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由此看来,我们的电影人并不是不想得奖。但与奥斯卡的小金人、柏林的金熊、戛纳的金棕榈和威尼斯的金狮奖相比,国内诸多电影节的评奖环节缺乏国际认可度和辐射力,电影节对得奖作品的推广情况也未达到预期效果。”
“定位和风格清晰是一个电影节成功的首要前提。”著名导演、演员陈冲也表示,韩国釜山电影节注重市场,香港电影节以其回顾展著称,威尼斯电影节艺术至上,东京电影节也表现出关注青年电影的特点。相比之下,国内的电影节办节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壮大电影艺术?是发展电影产业?还是提供一个电影交易市场?似乎不够明确。
传统电影节备受质疑,新奖项异军突起
“百花奖是在1980年恢复的,金鸡奖是在1981年设立的,它们不折不扣的是中国电影界受惠于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是几代电影人和观众共同培育出来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也表示,如今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确感受到了压力。
康健民承认,金鸡百花遇冷的背后,是目前整个产业规模和电影创作发生了断裂。他说:“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与创作的发展不同步,电影产业改革进入深水区,但路往何处去还不清晰。金鸡百花电影节除了评价电影,还负有引导产业发展之责。”
在传统电影节备受质疑的同时,一些行业奖或由特别人群评定的奖项,则似乎成了新的希望。如近年举办的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评选、日益崛起的大学生电影节等,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受到关注,异军突起。
以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为例,这是由一班中国导演集体评选出来的奖项。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有关成员表示:中国电影奖项太多,需要照顾的方面太多,以至于没有一个奖是有说服力的,这个新电影奖的宗旨是“建立一个专业性的,有尊严的、有权威性的电影奖项”。他认为,若想使中国电影节走得更稳、更踏实、更加国际化,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电影节文化氛围,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