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书画颂两会 艺术铸丰碑 著名画家章庭钰作品鉴赏

2016-12-28 00:47栏目:文教
TAG:


章庭钰,画家,艺名清馨,1949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故里人。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家,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1995年获“中国书画国际银奖艺术家”称号,1996年获“当代书画艺术家”资格称号,2013年获“中国山水画十大家”称号。

1984年,师从上海画家钱行健。2009年,赴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深造,得培训中心主任张金荣先生悉心点拨,中国画绘画技艺神速提升。数十年来,他进修美院,徜徉艺海,钻研画艺,笔耕不缀,成果颇丰。其作品在大江南北云贵川粤乃至港澳台等地区均颇有影响。

19956月,作品参加由中国公共关系总会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国际展)”,荣获银奖;

19972月,作品参加由中国书画研究中心举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大赛”,荣获佳作奖;

19974月,作品《百泉归江河》参加由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举办的“中国书画家研究会首届全国书画大展赛”,荣获优秀奖(最高奖)

200111月,作品参加由中国华人华侨书画艺术协会举办的“和平、友谊、进步”2001年翰墨艺术大展赛,荣获优秀创作奖;

20022月,作品《遥思》入选江苏省首届艺术节综合展,在江苏展览馆展出;

200412月,作品在“华威杯”中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获奖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家精品集》一书;

20068月,作品参加由中国书画学会举办的“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荣获金星奖;

20069月,作品《滴翠生岚气》参加由高唐中国水墨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水墨画首届年度作品展”,获荣誉奖;

20118月,作品参加由中国书画报社举办的2011年“玉兔迎春”——十二生肖全国中国画年度大赛,荣获铜奖(该项赛事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

20119月,作品参加“皇城相府杯”全国书画大展赛,获荣誉奖。

2013年,作品经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国企业报道等32家媒体联合评定后,被授予“中国山水画十大家”称号,并以“中国国画双十大家”的身份,作品向全国两会献礼。

20143月,在北京“文化中国艺术会馆” 成功举办个人画展。所展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作画技法,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章庭钰国画特色卓然

 章庭钰是当代实力派国画大家之一。1949年生,江苏江阴人,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祖籍地同乡。

幼年就很喜爱画画,因“文革”之故未能遂进名校深造之愿,但凭着坚毅和执着硬是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画之路。后来进修美院,徜徉艺海,钻研画艺,笔耕不缀,成果颇丰。其作品在大江南北云贵川粤乃至港澳台等地区均颇有影响。

 

     章庭钰先生的国画,艺术创作慧心独具,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10年,中国书画报社举行的中国山水画大家笔会上,行家对章庭钰国画五大特色作了如下点评: 

1.独特的艺术题材。章庭钰出生于江南农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祖籍故土上,他对家乡的草禾林木、丰收场景、家禽的动态、野鸟之幽情,都有着深情的热爱和眷恋,这是他绘画题材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当然,题材也不限于此,具有喜庆氛围的案头清供和搏击风雨的海燕雄鹰等等,也时常流露于他的笔下。 

2.独特的表现技法。就表现技法而言,章庭钰的国画以中国传统宣纸、笔墨和颜料为载体,充分吸收和运用了水彩、水粉、年画乃至油画的表现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他人的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此外,章庭钰先生的金箔山水画,大气中见典雅,华丽中显庄重,更属同类画作中出类拔萃之珍品。 

3.独特的彩墨韵味。章庭钰早年擅长工笔画,这表现在他由国内数十家出版社出版的年画和国画作品之中。庭钰先生年届而立之后,画作在着色用墨方面,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他改变了浮华艳丽双勾重彩的设色方法,从而形成了水墨叠染、清新质朴的雅韵。他的雪景画,表现方法既有别于古人,也不同于于志学的冰雪画。 

4.独特的意境内涵。“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清·袁枚诗句)庭钰的画作似之。如《沃野晨曦》横幅,虽取材于平常景物,却清雅绝俗,蕴含生命的机趣。又如《鱼塘雅韵》意境清幽,虚实相映,别有情趣。再如《翠柳黄鹂》画作,充满动态的黄鹂与垂柳的枝叶,既协调又相映成趣。不禁令人想起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佳句。

 5.独特的生活情趣。庭钰先生出生于江南鱼米之乡,对田园风物、自然景观情有独钟。他的画作,无论家禽、野鸟,还是大豆、玉米、金黄的稻穗,都饶有活泼的生机和令喧嚣纷扰的名利场中的智者达人心向往之的田园雅趣。例如其作品《和美乐》取材于农家景物,雄鸡气宇轩昂,母鸡形态各异,敷彩靓丽,工写兼施,衬景花卉则近实远虚,富有层次感,整幅作品既有田园乡韵又洋溢着喜庆浓情。

 

      章庭钰先生的国画艺术,是用他自己特殊的语言,有其自己特殊的内涵和风格。庭钰先生的国画,既不同于传统的文人画,又有别于当代诸家,可以说是自立门户:立足田园,托物写心,妙笔传神,匠心独运。 

      章庭钰自小就热爱画画,小学的美术老师隔一段时间就要看阅其作品,画作虽然幼稚(用铅画纸画的人物虽属涂鸦却栩栩如生,用爷爷卷烟的“荷朵纸”画的山水图样虽没理论指导却也显得惟妙惟肖);老师感叹之余不忘勉励:“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对艺术的追求勤奋不懈,作品境界日新月异。青年时期,他常常跋涉几十里,专程到太湖边写生。有一次,他在惠山三茅峰上的密林中发现一株罕见的古树,根须缭绕,枝干屈曲,宛转偃卧,犹如一条蛟龙蓄势腾飞。庭钰见状大喜,他环绕古树观察审视,然后走笔速写,从几个角度为古树造型多幅。由于专心致志,他无暇顾及天气变化,当他见到电闪、听到雷鸣以后,倾盆大雨不期而至,整整下了三个多小时,他蜷缩在所带的一张塑料纸里避雨,所幸画稿保存非常完整。庭钰先生对绘画艺术的痴迷程度,于此可见一斑。 

      庭钰先生推崇“才能应该全能”的理念。他认为大凡学问就是要通过“学”这个字,把别人的作为自己的,变成自己的。搞这门艺术,搞这门学问,我们应当有宽旷的胸怀,把大家的变成自己的,融会百家,再把自己的推介给大家共享。他认为书画创作应该以书画焕采,焕发出书画的神采且赋以生机,使它具有全新而勃勃的生机,将书画艺术激活并赋有独特的个性。 

    自古论书论画,兼及其为人。庭钰先生为人谦和诚朴,对国画艺术的追求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国画作品形式多样,因时因地,各得其宜。其作品为同行相知者所称道。谓之德艺双馨,实不为过。总之,有别于古人,也有别于今人,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田园觅趣,翰墨陶情,这就是识章庭钰者眼中的中国山水画十大家、实力派画家章庭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