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粉垄技术:无限时空释放“自然力”造福人类

2018-10-31 16:05栏目:资讯
TAG:

  一一“玉米增产73%、高梁生物量增加288%”!9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专家对山东东营一片过去连杂草都少长的重度盐碱地现场测产,得出以上可喜验收结果,而破解盐碱地改造世界难题的就是“粉垄技术”。

  一一“比传统耕作增产一倍之多”!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专家在江西省鹰潭亲自进行粉垄种植的红薯试验成果,标志着粉垄农业增产的潜能巨大;

  一一广西北流稻田2011年春季粉垄深22厘米当季增产20%左右,此后持续保持增产,至今种植水稻第8年第16季了,10月26日,经调查发现稻田土壤变得了肥沃松软、有蝼蛄蚯蚓等。“现稻谷生产力水平仍比粉垄前要高一些”,一直跟踪试验的民安镇农技推广站褟卫在现场如是说,这表明粉垄耕地能够种地养地肥力,不存在深耕深土“前人吃后人粮”的问题,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最佳科学途径。

  以上收成,是在没有增加化肥农药、生产成本,完全靠天靠地获得的收益,真可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中,有许多匠心独具、里程碑式的发明创新,像古代的“四大发明”,像现今的“上天入海”,再像“超级杂交水稻”“青蒿素”等,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时代进步发挥出巨大推动作用。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锵铿有力、给人自信与想象的哲言:“给我一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如今,在中华大地上,又诞生一项“改天换地”的发明创造——“粉垄”。该技术源自中国科学家团队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攻关,植根于土地资源的多维度开掘,让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打造出一个粮食增产、盐碱地改造、耕地绿色修复、生态环境优化、气候治理、田园综合体构建等“梦工厂”,为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永续发展筑牢坚实科技桩基。

  撬动自然资源利用的“第四代农耕模式”

  据了解,粉垄技术,是广西农科院韦本辉教授课题组取得的划时代性研究成果。众所周知,传统上有人力、畜力、拖拉机的耕作方式,而粉垄开创了“第四代农耕模式”。

  粉垄的奥妙,在于改变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只使用十几二十厘米耕地表土,由传统“犁头”式翻土、多工序耙碎整地,改变为新的耕作工具,超深入土30-50厘米,一次性均匀碎土完成整地任务。这样的超级深耕,形成了“超级耕作层”和“超级地下水库”,使土地释放增产、提质、保水、生态等“四位一体”功能,实现了一次实质意义上农业与生态环境层面的革命。

  

 

  

 

  

 

  实践证明:粉垄在零增加或适量减用化肥农药的条件下可增产10-30%以上,作物品质提高5%,贮水量增加1倍。该技术,至今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35种作物应用证明增产10-50%。全国性试验数据表明:水稻7个点平均亩产增加94.74公斤,增幅18.65%;玉米7个点平均亩产增加130.43公斤,增幅20.54%;小麦3个点平均亩产增加126.90公斤,增幅31.42%;马铃薯6个点平均亩产增加883.31公斤,增幅36.25%;甘蔗5个点平均亩产增加1566.86公斤,增幅28.57%;盐碱地棉花平均亩产增加籽棉124.7公斤,增幅48.8%。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23个点平均每亩增产300公斤以上,增幅超过25%。

  10年来,广西农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多单位,在多省多作物进行试验,统计显示,粉垄田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增产提质,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其化肥用量跟对照田相比减少0.35-4.29公斤,减幅达10.81%-30.99%。最难得的是,同时定点观察,耕地土壤经粉垄一次,目前认定可以8年持续增产。

  

 

  2017年,“粉垄绿色技术” 已经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2018年1月13日,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粉垄绿色增产提质耕作技术及应用”项目,参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宣布:“粉垄绿色增产提质技术是土壤耕作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先进性强、适用性广,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作物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在今年1月国家农业部组织的成果评价会上接受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多家媒体采访时指出,“粉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明,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会越来越发挥其增产、提质、增效和绿色的作用”。2018年9月21日,农业农村部商国家发改委,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案,作出国家加快粉垄技术推广应用的意见。今年9月间,粉垄技术发明人韦本辉应国际土壤与耕作研究组织邀请,出席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由几十个国家三百多人的大会上作了粉垄技术报告。

  早在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得知广西粉垄水稻试验增产效果明显时,就派人专程现场考察,并于2013年在三亚及湖南隆回等地进行了杂交水稻超高产粉垄栽培试验。袁隆平认称粉垄技术是“革命性的绿色耕作技术”,建议媒体、政府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企业联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粉垄技术,加快粉垄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

  以粮食提质增产贡献世界和平

  据了解,粉垄的核心,是良性化地最大化挖掘出各种“自然力”,靠自然资源本身的自然力活化,而可更多的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来源,同时也保持其良好的自然生态本身能够良性地循环;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来说,是可以实现节约型的利用和可持续性的。

  

 

  有专家指出,中国13亿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说到底是靠18亿亩耕地的平均16.5厘米耕作层的1981亿立方土壤。如果将耕地10亿亩粉垄平均加深到36.5厘米、盐碱地2亿亩粉垄深40厘米、草原10亿亩粉垄深35厘米,可粉垄活化土壤总共达9004.5亿立方,比现行农耕方式增加7023.5亿立方,增加354.5%。激活增加这些土壤,不仅为增加食物来源提供土地产出基础,同时向地下拓宽增容了国土立体空间9000多亿立方。

  10亿亩耕地粉垄,按照平均每亩每年增产粮食(农产品)150公斤计,每年可增产粮食1500亿公斤;2亿亩盐碱地粉垄,按照平均每亩每年增产粮食(农产品)300公斤,每年可增产粮食600亿公斤; 10亿亩草原粉垄,按照平均每亩每年草产量增产1.5倍,每年可增产大量的优质肉、奶产品。上述新增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至少可增加养活3-4亿人口,这样的贡献对世界和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开掘“自然力”体系体现“国之利器”

  金秋10月,粉垄技术主要发明人韦本辉教授在课题研究上,又开掘出新深度——

  首次发布粉垄挖掘利用的“自然力”,它的体系包括:自然活土力、自然肥力、自然治水力、自然环境改善力、自然江河利用驱动力,这五种“自然力”可形成解决未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或人与自然“双赢”的巨大体系性“自然力”。基于开发利用“自然力”为主线,提出了中国可实施粉垄耕地绿色修复与地力培肥工程、盐碱地物理改造利用工程、退化草原聚水丰草生态工程、国土整治和耕地休耕工程、“海绵”城市绿地工程和“地下水库”等“6大工程”,以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韦本辉首次以基于粉垄开发利用“自然力”为主线,提出11项重大科学研究课题:1.粉垄“自然力”产生机理(是否打破犁底层存在“暗物质流”现象等)研究;2.粉垄活化土壤与培肥地力研究;3.基于粉垄的各种农作物(含果树、中药材)减肥增效栽培模式研究;4.基于粉垄作物栽培“以根为本”、营养均衡供给、库源代谢平衡、光合效率 提高等带来的生理生态学研究;5.基于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创造新的栽培环境条件下的作物遗传育种研究;6.基于粉垄耕作与栽培条件下的农艺与农机深度融合及信息化、智能化适用性研究;7.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8.粉垄超深耕作和活化各种土壤资源其微生物资源收集、评价、利用等研究;9.粉垄应用推广与国民健康、社会发展关系的评估研究;10.粉垄破解“三旱”(春秋冬旱)“一低”(冬春低温)与广西蔗糖产业研究;11.广西稻田粉垄与水稻及秋冬种植红花草、油菜、油葵产量经济性利用、培肥地力利用及可结合广西旅游胜景形成“花海”的冬春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韦本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在当下,粉垄的优势,能活化土地资源、净化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将可使粮食品质、水体质量、空气质量逐步回归自然常态而使国民身体健康、生育能力稳定与提升,助力解决中华民族生存空间质量和永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粉垄技术研究开创者韦本辉教授

  诚然,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粉垄技术的问世,给地球人的生存与发展重新划出了一条界面清晰的农耕生产线,即靠化肥农药增产的现行农耕生产与靠“自然肥力”辅之化肥农药之分的农耕生产新方式,此后,可以构建超级耕作层和超级地下水库,并活化利用盐碱地等各种土地资源及江河水体资源的粉垄绿色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农业再出发,不仅能为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够的优质食物来源,而且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阻缓气候变暖,守护美丽地球家园、造福人类。

  科技强国照亮民族未来

  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粮食安全、土壤污染、气候异常变化等局势下,在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方略下,如何以土地的力量担当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的环境,粉垄用一直在用科学内涵与实践行动说话。

  韦本辉对目前粉垄耕作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和意见。比如,因粉垄耕作加深1-2倍,一次性完成整地任务,耕作耗力、阻力偏大,耕速效率尚有待提高,耕作机械的优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农民和其他用户的认可度;目前对有水层或土壤湿度大的稻田或旱地,使用目前的粉垄机械作业,尚有一定局限性;粉垄耕具对耕地作业的土层有较大的石头或硬质物,也存在损伤耕具部件情况;还有,粉垄技术宣传普及尚不足,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也需要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人类是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主人,我们钦佩科学家的求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尊重那些改写历史、丰厚馈赠时代的创新成果。粉垄以巧夺天工般的“自然力”造福人类,给中华民族发展史带来实绩与荣光,为世界科学史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我们寄希望韦本辉教授及其粉垄研究团队,在国家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再创佳绩,为中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而贡献力量。(徐国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