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中国水电五局技术引领青藏高原水电建设标杆

2018-11-20 15:30栏目:资讯
TAG: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而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2015年,中国水电五局承建西藏JC水电站大坝工程,面对高海拔、低气压、地质条件差、昼夜温差大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通过精益化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智能温控技术、GPS北斗等先进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青藏高原上率先树立了高原水电建设标杆。

  技术引领行业优势

  西藏JC水电站位于海拔3200多米的青藏高原大江干流,开工以来,项目部克服了各种各样的恶劣自然条件和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大坝的数字信息施工管理系统,先后与项目业主、中国水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了大坝混凝土施工工艺监控系统、大坝基础灌浆智能监控系统、混凝土温度控制监控系统、门塔缆机防碰撞系统等数字系统的实践研究,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技术设计、试验、监测、过程运行控制等规范路线,实现了工程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施工功效。

  针对高原高寒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应用。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干燥,日照强大风多,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低温季节长,对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和表面保护以及响应及时性的要求更高。通过成套智能化温控系统以及施工期材料参数反馈和温控防裂跟踪反馈仿真分析,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实施全过程监测和重点环节的自动干预,使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过程与设计过程在某些环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对温控措施进行动态调整与干预,使温度过程逼近设计过程,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大坝施工期工作性态的可知可控。

  研究采用可调连续四杆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拉模技术,通过可调上下连杆结构设计和桁架结构分段组合设计,实现了拉模面板曲率半径方便精确可调功能以及拉模曲面与理论曲面一致,达到了拉模施工方便、装拆容易、操作简单、施工高效、重复利用等目的。

  狭窄作业面众多垂直运输设备空间交叉干扰问题,引入GPS+北斗防碰撞系统,通过卫星差分定位原理及定位监测技术,实现了施工现场每台设备关键部位的位置坐标、方向和速度的自动实时采集、分析、计算和分级预警,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避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这是高精度卫星防碰撞系统首次在西藏地区大型工程建设中实际运用,开启了大型工程建设抗交叉干扰作业的新时代。

  样板指路高原标杆

  JC水电站是西藏地区的大型重点水电工程,水电五局以建设青藏高原上的精品优质工程为目标。加强大坝和消力池过流面及外观平整度关键点质量控制,打造施工样板仓。根据工程整体和质量目标反向推导,绘制问题导向型鱼刺图,分析施工各工序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施工班组人员技能培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结合具体问题对施工工艺、配套措施进行分析优化。施工过程中将每个仓面划分为多个收面条带,按间距设置样架,浇筑时水准仪测量布控,单仓3次收面压光工艺,确保质量效果。

  引进大坝廊道“镜面”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廊道模板+T型键条”的模板结构,解决了常规工艺模板拼缝缝隙漏浆形成的麻面、砂线、错台、挂帘等现象,既达到了廊道外观平整,棱角和线条分明的“镜面”混凝土施工水平,又避免了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难的问题,质量远超预期目标。

  改进混凝土养护养生和冬季保温工艺,日常采用“专业淋喷头+塑料管网+三角固定支架+抽水泵”的结构进行混凝土仓面洒水养护养生,解决了因人工洒水养护不到位、不及时,混凝土面干湿交替等问题现象。冬季混凝土顶面先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全覆盖,再采用双层5cm厚的白色珍珠棉保温被进行覆盖保温,上下游混凝土面采用5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进行粘贴覆盖保温,确保冬季施工混凝土保温质量。

  组建质量提升专项QC小组,结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重点难点,抽调项目技术、质量、施工人员组建QC小组专业团队,深入调查诊断分析质量问题,制定对策并进行大数据检验分析评价。开工以来,结合现场实际先后开展了大坝廊道混凝土外观质量、溢流面抗冲耐磨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喷雾养护质量、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质量、大坝铜止水焊接质量等QC专项课题攻关,大幅提高了一次性质量验收合格率。

  人与自然和谐典范

  西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水电五局进场后严格遵循当地在建工程环保水保工作要求,重视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先行组织内部专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施工过程中,密切进行跟踪监测环境影响,施工区临建设施、环境、安全警示牌等规范齐全。施工作业带和施工区公路配备洒水车洒水,减少施工扬尘,配备封闭式垃圾桶,修建污水沉淀池,完善净化处理设备系统,施工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开挖土石方渣场进行环保密目网全覆盖,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妥善保护施工区树木,将施工区百年核桃树纳入统一管理,建立古树档案逐树挂牌,明确责任人和管理要求,设立栅栏防止树木损坏。培育施工区隔离绿化带,边坡网格植草13万平方米,每年组织干部职工义务植树累计超过1200余棵,修建蓄水池安排专人对绿化带进行养护,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