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让“育才聚智”的源泉活起来

2021-03-10 11:12栏目:资讯
TAG:

  ——红柳林矿业公司创新人才发展工作纪实

  人才聚,事业兴。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对于高质量发展中的红柳林矿业公司而言,没有哪个时候比现在更加求才若渴。

  人才二字,寥寥五笔,却是企业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2020年以来,该公司以“大气开放、不拘一格”的气魄,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政策、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打出聚才、育才、用才的“组合拳”,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转型突围,人才发展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突破、结出了新果实。

  搭起舞台,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

  欲登高而远眺,人才举足轻重。有效的机制保障和科学的方法就像养料,是凝聚人才的“聚宝盆”,是培育人才的“强磁场”,不断为人才发展工作输送养料、强筋壮骨。该公司一直把“党管人才”摆在突出位置,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系统思维,坚持引培并举,聚才聚智,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层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基层中层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和《岗位公开竞聘实施方案》《岗位职级体系设置与管理规定》《“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金牌技术员管理办法》《见习技术员考核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真诚向每位员工抛出成长成才的“橄榄枝”,让各类人才心动、行动。

  去年6月,该公司首次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公开竞聘活动,所有中层管理干部全部“起立”,重新竞聘上岗,还邀请了第三位机构作为评委,保证竞聘活动的公平公正。

  竞聘会上,每位竞聘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及成长历程、岗位认知及任职优势、发展建议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演讲,从不同的视角和认识对竞聘岗位进行了阐述,经过集中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演讲、现场答辩、人选报备、组织考察、任前公示、聘任使用等八个环节,51名优秀竞聘人员最终脱颖而出,成功竞聘上岗。

  通过举办本场竞聘会挖掘出了很多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劲的优秀年轻干部,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和岗位,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导向,提供了三项制度改革“红柳林样板”。

  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发现“盘活存量”的同时,又向外引才借智“扩大增量”,积极从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先后新招聘中国矿大、西安科技大学等优秀高校毕业生67人,研究生学历13人。为了使这批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最大限度地用活各类人才,激发青年人才的创造活力,该公司坚持全链条培育、全方位搭台、全周期服务,出台了配套管理考核办法,相继聘任了36名本科学历以上煤矿主体专业大学生为区队技术员和见习技术员,为青年人才厚植成长沃土。

  “公司给我们搭建了非常不错的成长平台,在这里我快速获得了成长,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范国涛说。

  “95”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范国涛,是该公司2019年从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招聘的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采煤机司机到技术员再到党支部书记,小范克服了一系列工作、生活、环境上的难题,很快成长了起来,迅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坐标,如今的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带领着综采二队的干部职工在煤海深处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一位人才,胜过千军;一个点子,堪比黄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才使得一系列人才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汇聚力量,搭建多元方式“训练营”

  发展的关键在人。从汇聚力量培育人、多元方式激励人、各取所长使用人到“员工高价值成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高”目标,该公司始终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红柳”文化思想。

  该公司积极拓宽人才培养通道,丰富人才培养内容,对员工实行“首席制”聘任、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业技能鉴定三条路径培养,搭建多层次人才梯队,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基本功训练、工种大练兵、师带徒结对子、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助推本土“新星”快速成长。同时,深化“百十一”青年英才培养,每年评选10大青年英才进入后备人才库,每年评选1-3名杰出人才,给予相应的职位或待遇。

  优化人才服务,打造有温度的人才高地,定期召开后备人才、青年员工、新聘大学生、班组长座谈会,关心员工成长,倾听员工心声,及时给予反馈。每年召开表彰大会,对上年度优秀员工进行表彰,1月份,表彰了来自各条战线上的352名最美岗位员工;开展“两优一先”先进评选,对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及先进党支部进行表彰,激励员工与优秀者对标,向“强者”看齐,让员工奋斗有舞台、表现有机会、努力有回报。同时,鼓励优秀年轻干部下基层历练,启用有潜力的年轻员工走上管理岗位。2020年,提拔使用80后、90后年轻干部64人,聘任初中高级职称183人,通过职业能力评价694人, 4人入选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培训资料编审委员会,员工李王平在第九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

  该公司通过后备骨干、青年骨干库,充盈人才蓄水池,使其横向可交流、纵向可提升,逐步构建中层干部年轻化、后备骨干多元化、青年员工强培养的人才发展局面。

  岗位创新,筑起展才“大舞台”

  该公司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搭建全员创客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建立创新管理办法、设立创新专项资金、成立大师工作室、落实考评激励机制等,用创新激活人才培养动能,给员工筑起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该公司将每月的创新指标量化到各中心、部门、区队,以全员岗位练兵为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全员创新的实施,使员工发生了转变,即: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要我创变为我要创。现在,学习、思考、创新、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员工的茶余饭后,创新使红柳林的安全生产不断焕发生机,使矿区日新月异。2020年创新鉴定214项,创造经济价值5000多万元,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累计达到174项。

  同时,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作用,聘请了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省级劳模、省十大杰出工人任保利和企业创新状元、劳模、技术带头人凌鹏涛等为创新导师,组建了任保利劳模大师工作室和凌鹏涛智能化大师工作室,针对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采煤工艺优化、采掘设备维修及厂家技术壁垒进行攻关,设立专业技术研究应用课题,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借助科研项目、实操演练充分发挥技术技能的传帮带作用,对创新项目进行孵化推广,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紧抓“人才”这一关键生产力,持续在“育才聚智”上做足文章,加大煤炭开采、信息技术、软件管理、人工智能等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煤矿主体专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速度,为打造“行业第一、世界一流”现代煤炭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为陕煤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团作出“红柳林”贡献和担当。(田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