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三举措助力企业节能减排

2016-12-28 09:06栏目:环保
TAG:

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将是今年实现减排目标的三大措施。这是记者近日采访国家环保总局时获悉的。

  近年,我国万元GDP能耗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然而,一个严酷的事实是: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万元GDP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的目标。那么近年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国家环保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

  该负责人指出,所谓的减排目标就是“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0%。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源是电厂,COD的减排办法就是建污水处理厂,这两个主要矛盾找到了,政策法规也都有,关键就是在这两方面抓落实。

  然而面对污染减排的严峻形势,落实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国家环保总局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监督企业落到实处?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专家估算,按今后4年GDP将保持在年均增长9%左右的速度,就二氧化硫而言,全国在建电力装机2.5亿千瓦左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煤炭多消费2000万吨,二氧化硫多产生30多万吨。到2010年,假设GDP年均增长率9%,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则煤炭消费量28亿吨,原油消耗量4.2亿吨,发电装机容量9亿千瓦牗减排二氧化硫总量最不利方案牘,钢铁产量控制在5亿吨,水泥12亿吨。到2010年,完成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二氧化硫总量10%的减排目标,需新增1200万吨/年减排量。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要重点落实三项措施:首先是工程减排,就是重点加快实施国家燃煤电厂脱硫工程,这是污染物减排的根本保障。严格控制新建项目二氧化硫排放量。新、改、扩建煤电机组必须按环保法规同步安装脱硫装置,争取新增的2.5亿千瓦煤电机组脱硫设施三同时执行率达到80%以上,形成600万吨/年的二氧化硫减排能力。加快老机组脱硫步伐,除列入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老机组,再增加1000多万千瓦的老机组脱硫,到2010年确保2.1亿千瓦老机组完成脱硫设施建设并正常运行,形成500万吨以上的脱硫能力。同时确保烧结机气脱硫等措施运行,形成削减30万吨的脱硫能力。共计1130万吨/年脱硫能力。

  再有是结构减排,就是通过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带来的二氧化硫减排,这是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基础保障。“十一五”期间通过关闭小火电,淘汰1亿吨落后的炼铁能力和每年5500万吨的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可减排160万吨二氧化硫。

  最后是管理减排,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监管,这是减排污染物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共有循环流化床锅炉2000多台,总装机容量近4000万千瓦,二氧化硫排放量160万吨以上。如果监管到位可至少减排60万吨二氧化硫。

  至于化学需氧量,该负责人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GDP年均增长7.5%,如果保持在“十五”期间的治理水平,“十一五”末COD排放量将达到1700万吨,要完成10%的削减任务需要削减COD总量450万吨。

  主要通过两条措施,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新增350万吨COD削减量牗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000万吨日,11个国家重点流域专项规划初步确定增加4410万吨/日城市污染处理能力,占88%左右牘;集中抓好造纸、制革、酿造和印染等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和环境监管,实现工业行业100万吨的削减量。

  然而,如果今后4年GDP按年均增长9%左右测算,到2010年,完成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COD总量10%的目标,需新增520万吨/年减排量。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同样要重点落实三项措施:一是治污工程减排,就是重点加快实施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这是污染物减排的根本保障。严格控制新建项目COD排放量。加快实施11个专项规划的项目,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2010年全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天,年污水处理量达到310亿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新增350万吨COD减排量。

  二是结构减排,就是通过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污染重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带来的COD总量削减,这是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重要保障。重点淘汰造纸、制革、酿造和印染等行业落后工艺,可减排COD130万吨以上。

  三是管理减排,这是减排污染物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和深度治理,对占全国工业水污染负荷65%以上的3000多家企业重点监管,可减排50万吨/年COD。

  要想落实上述措施,该负责人指出,完善减排体系至关重要。今年中央财政大力支持,拨出20亿元专门用于减排的指标、监测和考核的三大体系建设,以监督企业落实减排。

  记者刚刚结束本次采访,又看到了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所作的投资,或在节能环保项目上的所得,今后将可享受税收上的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