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小排量车不应有政策歧视

2016-12-28 09:06栏目:环保
TAG:

在油价上涨和打造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政策已经愈发不合时宜。早在去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就已经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然而,对小排量汽车的鼓励性政策并没有迅速转化为强制性的约束力量,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目前全国有22个省份80多个城市仍存在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政策,以至于小排量汽车难以在城市的道路上畅行。

  业界人士指出,如果继续听任这种限制小排量汽车的“土政策”肆意横行,必然会严重压抑老百姓购买节能型轿车的热情,影响我国微型汽车产业的发展,国民的汽车消费取向就会被地方“土政策”逼向奢华、耗能的大排量,这有悖于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

  而地方“土政策”对小排量汽车进行限制的理由主要集中为,制动性能差、提速慢并影响城市形象。但若仔细分析,便可以发现这些理由背后的荒唐。

  众所周知,凡是国家允许正式销售的汽车,均要通过严格的各项检测,包括制动性能、安全碰撞试验等。既然市场销售的小排量汽车能够满足国家制定的各项安全标准,制动性能差以及提速慢的“帽子”就不应该戴到小排量汽车的头上。正如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所言,交通的畅行可以通过限速的形式来解决,没有必要对小排量汽车进行限制。

  毋庸置疑,以节能和环保为主要特点的小排量汽车,在城市交通中具有省油、环保、占地小和灵活性等优势,如果说这种符合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国家长远能源规划的小排量车影响城市形象的话,那么,那种所谓的大排量豪华车是不是也会对城市造成奢华和浪费的形象呢?

  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充盈而饱满的韩国,从官员到平民,无不以乘坐国产车为荣,而在我们中国,国产车则成为低档车的代名词,以至于大量有地位和身份的人都弃国产车如敝屣,而谁能认识到,这种现象对整个民族形象的破坏?

  于是,针对那些以乘坐豪华国外车为荣并视小排量汽车为低档的地方官员们,一个更为一针见血的批判是,限制小排量汽车的这种歧视性政策比小排量汽车本身更能破坏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更能破坏一个政府的形象。

  韩国政府自从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从节约能源和提高道路使用率的角度出发,对小排量汽车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如今,大量的小排量汽车在韩国畅通无阻,甚至比大排量汽车享受着更多的优惠和照顾,这不但没有损害形象,反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形象。

  法学界学者甚至认为,国内这种限制小排量汽车的“土政策”甚至有违法嫌疑,因为这种涉及到广大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应该采取听证会的法律程序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呼声,而不应该由某些官员拍脑袋来决定。

  于是,一种建议应该引起高层的重视,如果支持小排量汽车的全国性政策遭遇地方部门的阻力而不能得到顺利执行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将这种政策转化为法律,用法律的强制力量发动小排量汽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