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节能减排的硬功夫
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二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增长;三是注重基本建设,强化污染防治;四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五是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六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七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八是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其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今年开展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体会,就是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子孙后代深谋远虑的使命感,切实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做到协调发展、节能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共同携手,把我们的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要把这个思想变成我们的工作思路,把工作思路变成工作实践,把工作实践变成工作成效,是不是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我国是能源紧缺的大国,也是浪费严重的大国。我们知道,我国石油、天然气可储存量仅占世界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仅占世界的58.6%。按目前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30年、45年、61年。可见我国的差距之大,令人堪忧。另外,我们的资源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我国钢铁、电力和水泥等高能耗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20%;我国每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0%;我国产值单位能耗是美国的3.9倍、欧盟的4.3倍、日本的8.1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这与我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
第二,要明确我国生态破坏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尽管我国近几年来对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去年没有完成减排指标。目前,全国大约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七成左右的江河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近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九成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列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6个。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能源消费引起的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切实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也避免我们走靠拼能源和环境来保持经济发展高速度的老路。
第三,要明确节能减排不仅与环境息息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事实证明,国家工业化越发展,城镇化越往前推进,节能减排、防治污染的任务就越重。能源开采和利用得如何直接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并涉及空气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是我国能源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煤炭燃烧就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煤烟型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首要因素。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尾气排放将日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问题。能源粗放利用的同时,排放了大量污水和固体废物,给节能减排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另外,我国不仅能源缺乏,而且结构也不够合理,清洁能源少。世界的能源结构是,煤炭仅占26%,石油和天然气占64%,水电、核电占10%;而我国原煤就占76.7%,原油占11.9%,天然气仅占3.5%,这也为减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四,要明确我们节能减排的基本措施,形成整体合力解决这个问题。新时期环保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以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宗旨,以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全面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强化环境法治,提高监管能力,制定有关政策,全力维护生态和环境安全,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体到节能减排,我认为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内容,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
二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增长。重点控制“两高”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
三是注重基本建设,强化污染防治。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四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通过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将节能减排相关科研工作作为支持重点,支持攻破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五是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研究完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六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好《节能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修改、制定落实工作,为实施节能和环境监管制度提供法律依据。
七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形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八是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