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村里多了“六大员” 农民月月领工资

2016-12-28 10:02栏目:资讯
TAG:

  本报记者王海燕

  早晨7点,55岁的凌淑荣出门上班。和往常一样,穿一件黄色的森林防火背心,胳膊上戴着红袖标,手里还拎着一根打火棍。她是昌平区南口镇响潭村的一名生态林管护员,上岗已近8年。

  初冬,山仍是绿的,响潭水库周遭,大片大片苍翠的松柏林,山间还有几处红叶尚未落尽。“从这个路口,到那边拐角的地方,大概200多亩,是我的管片儿。”凌淑荣用手指了指远山。

  巡一次山,来回要走一个半小时。凌淑荣的腿脚并不太好,但她坚持每半天至少巡山两次,“现在是森林防火最吃紧的时候。就怕有人扔烟头、燎地边。拿公家的钱,不好好干活,亏心哩!”

  凌淑荣是响潭村最早一批生态林管护员。“2004年12月1日上的岗,一月政府给发400元钱补贴。”回想起8年前刚上岗时的情景,凌淑荣还有些许的激动,“当时,村里人都觉着新鲜,说干这活儿政府还能给钱?”

  响潭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2700多亩山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但耕地少得可怜,“全村183口人,也就50亩口粮田。”村党支部副书记高秀云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就业是个老大难,年轻的,上外头打工。40多岁、50多岁的,工作不好找,只能窝在家里种地。”

  2004年,北京市出台生态林补偿机制,政府出资,聘4.6万农民当山区生态林管护员。“我们村就上了32名。”

  春天种树,夏天灭虫,秋天割灌,冬天防火,自打有了生态林管护员,“山上一年比一年绿,松鼠、野兔、各种雀儿都招来了。”

  生态林管护员打头,从2004年起,村里的这个员、那个员一年比一年多。

  2007年,增加两名管水员,1名乡村公路管护员。

  2008年,多了3名保洁员,1名流动人口管理员。

  2011年,又增加了1名专职的邮政员。

  “到现在,村里一共有‘六大员’,统共解决40人就业,全从政府那儿领补贴。”高秀云略算了算,“平均每人每年5000元。”

  六大公益岗位的设立,也给村里的公共事务管理解了难。

  马路有人扫,垃圾有人清,村里的井泵、上下水管道有人看,信件报纸有人送,乡村公路有人护,流动人口进出有专人统计,“有了这‘六大员’,现在我们响潭村,村里村外都井井有条的,村民生活更舒心、和谐!”绘画/王鹏

  新闻背景

  京郊12万农民

  走上公益岗位

  2004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林补偿机制,4.6万农民当上生态林管护员,对全市1011万亩山区集体生态林进行管护,月人均获补偿400元。

  借鉴生态林补偿机制,本市又陆续在农村设立了管水员、乡村公路管护员、保洁员、流动人口协管员、乡村专职邮政员等公益岗位,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又解决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同时,参照这种机制,昌平、延庆、密云等区县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农村设立了土地资源管护员、文化资源管理员、治安巡防员等公益岗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京郊已有12万农民在政府公益岗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