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应届毕业生:不知所措变得压抑
又是一年毕业季,699万人同时毕业,这是全国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个年份,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铺天盖地的就业信息让很多毕业生目不暇接,不少毕业生苦恼的问题是:“我喜欢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月薪多少才好呢?”
10多天来,记者从来自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武夷学院等福建各高校涉及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计算机、广告学、美术学、环境艺术设计、土木工程、英语等专业的众多应届毕业生中,随机选取了200名进行调查。在调查的200名毕业生中,有116名女生,占调查学生的58%;有84名男生,占调查学生的42%。
调查发现,有56.98%的应届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合约,在签订合约的毕业生中,女生占56.6%,男生占43.4%。而剩下的三四成“待业”生中,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缘由:等待教师招考成绩、等待面试结果、继续深造、创业、旅游等,但最多的答复还是:正在努力找工作和“观望”中。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59%的应届毕业生希望月工资在2500元至3000元,40%的毕业生希望工资在3000元至5000元。只有1%的同学们期望低于2500元或高于5000元。从调查数据看,约6成的毕业生对走出校门后的期望是“我只要三千”。
走出象牙塔,去找工作。你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经历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我们来读一读今年这些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故事吧,和自己当初的经历比一比,是不是很像?是不是时过境迁完全变样了?
【择业型】
“半学期找20多份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广告专业小王告诉记者,在大四下学期的时候,自己曾找过20多份工作,其中真正参与过的也有4份了。
“我做过网络营销、文案策划、网站编辑等。”小王说,除了网站编辑做过两个多月,其他的都在一个月内,甚至有的只做了半个月。
说起频繁换工作,小王有很多原因:“有的工作太清闲了,我感受不到价值的体现;有的工作工资太低,我不愿意做下去。”
“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希望工资能有2500元至3000元,虽然不够满意,但还可以将就。”小王说,但是最重要的是,他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可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很迷茫。”
谈起压力问题,小王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压力并不大。小王并没有感受到新闻上说的低就业率的情况,他认为只要能够接受用人单位给的工资,一般都能找得到工作,“但我还是要努力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也相信自己行。”
和小王观点相似的还有学新闻的方同学,“我想先留在厦门工作几年,然后到广东或者四川‘闯荡’,那是我喜欢的地方。”
小方表示,自己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也许我有选择障碍,第一份工作我真的不敢轻易下决定。之前我在电视台实习过,也做过网站编辑。我会选择喜欢的行业,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找网站编辑的工作。对于工资,我没有太大的要求。” 【漂浮型】
“不知所措变得压抑”
吴同学是厦大嘉庚学院的大四学生,她最近正在准备雅思考试,打算去英国深造的她告诉记者,这次出国的决定,真是一波三折。
“大三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毕业的压力。”吴同学说,“但我不想那么快步入社会,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
当吴同学提出想出国的想法时,她的妈妈不同意,“我妈妈担心女孩子一个人出国会有危险,而且生活起居方面也会有顾虑,就不让我准备出国的事宜。失去了出国的机会,我便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研究生考试一结束,妈妈希望我去试试公务员考试,我就开始了公务员省考的准备。”
吴同学说,得知考研成绩无法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公务员考试也不顺利,心情特别忐忑。她的好友小梁告诉记者:“小吴以前是很一个开朗健谈的人,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感到不知所措,情绪变得压抑了。”
“我自己是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也不想现在就找工作,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出国读研。”吴同学说,上个月,她的妈妈终于同意让她去英国了,现在,她正在紧张地准备雅思考试中。 【稳健型】
“进银行真不容易啊”
即将从福师大毕业的小洪,半个月前和厦门的一家银行签了约,谈起终于搞定的工作,小洪直说不容易。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四下学期就全身心地准备教师招考,并没有去找工作。”小洪说,后来教师招考成绩并不理想,全家人都突然意识到了小洪就业成了一个问题,“他们不希望我在家中无所事事,想让我尽快找到一份工作。”
谈起“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个老问题时,小洪告诉记者,自己选择先就业,“这一个月来,我应聘的工作有保险公司的销售经理、教育培训班、银行的协销经理等,这与我的专业并不对口,但我只想找到一份工作。”然而,有的用人单位看到他的专业、之前的工作时间长短等,就会质疑他的能力。
“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毕业生都是‘眼高手低’,既希望待遇好,又指望工作轻松。”小洪说,“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妥协’了。那么多人要就业,你不把握机会,马上就会被别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