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从不错过机会的捕手

2016-12-28 10:03栏目:资讯
TAG:

超过35亿元的中国民企200强

  在青岛,有一家民企13年间羽翼日渐丰满,位列中国民企200强、青岛民企前10强,总资产超过35亿元,主营业务横跨房地产、国际贸易、包装印刷、调味品生物科技——这家民企的掌门人就是李金堂。

  李金堂掌管的青岛欧美投资集团,以其独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创造了多项第一:青岛市第一家严格按国家规范并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成立的私营企业集团、青岛总注册资本最高的民企、青岛市第一家收购老国企的民企、青岛市第一个恢复老名牌的民企、山东省注册资本最大的典当行、亚洲最大的包装印刷基地、亚洲最大的调味品基地、青岛一次性引进外资最多的民企。然而,13年以前,这还是一个员工不足10人、注册资金仅为50万元的小型外贸公司。

  第一桶金赚了12万美元

  1992年,全国上下都为新一轮的“下海热潮”所笼罩。其时,欧美投资集团的创始人李金堂并没有下海,而是正在青岛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计划处忙碌着。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比常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趋势。

  1993年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行业外,原则上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从事生产经营。”

  这个《意见》刚一出台,李金堂就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将进入迅速、持续、稳步的发展时期,民营经济的春天即将来临。于是,他决定辞职“下海”。

  1993年9月18日,他注册成立了青岛欧美进出口公司。当时没有人会想到,正是这家不起眼的小外贸公司,日后会成为青岛民营经济的生力军。

  李金堂相信,自己在外经贸部门的工作经历,完全可以让他在商务规则上找到与外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对他而言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对公司而言则是发展的立足点和基石。

  凭着这笔丰厚的财富,李金堂很快找到第一单生意,那是一桩进口塑料的买卖。这让李金堂的第一桶金高达12万美元。初战告捷,让李金堂感到商海的魅力。之后,这家进出口公司的业务量一发不可收。

  一次漂亮的转身

  李金堂在忙忙碌碌中跨入了2002年。

  这一年,中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领域均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积极变化:民间投资活跃。通信、汽车、住房担当起新一代领航产品的重任。外贸出口出人意料地迅猛增长。

  “垄断行业的打破,开放领域的增多,限制政策的减少,必然打开民间资本的闸门。”这样的分析让李金堂清晰地意识到,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将由资本运作担纲。

  在李金堂看来,未来,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不在企业的大小,而在其资本运营的效率或资本赢利的能力。在继续做大外贸业务的基础上,李金堂决定进行资本运作的尝试。2000年9月8日注册成立青岛欧美投资有限公司。他似乎天生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第一次出手便技惊四座。

  2002年3月,有关厦门银城啤酒竞拍案的消息轰动一时。除了因为那是福建省有史以来标的价值最大的一起拍卖案外,还因为这场竞拍案最终被一个非业内企业以1.42亿元“搅局”。当日,面对福建三大啤酒企业之一的厦门银城,各啤酒巨头摩拳擦掌,却没想到最后却输给了一个半路横空杀出的“神秘买家”。这个“神秘买家”正是李金堂的投资公司,从那时起,李金堂确立了其资本运作者的形象,并被外界誉为“一字号产业投资家”。

  李金堂认为,转向资本运作也是把握政策机遇的结果。而在记者看来,这更像是欧美投资集团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漂亮转身。

  2002年10月31日,这次转身以“欧美投资集团”注册成立为标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李金堂的资本运作才刚刚开始。从此,欧美投资集团步入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相互兼容并蓄发展的时代。

  驾驭“四驾马车”

  李金堂深知,资本运作虽能一夜暴富,但若没有一个主业经营做支撑,很难取得长远的发展,所以,他开始注重发展实业,挥舞资本大笔屡现巨制。

  2001年底,李金堂同时涉足房地产业。目前,通过拍卖、合作等方式,欧美投资集团已规划和陆续开发了15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

  同一年,李金堂进入包装印刷业,在青岛平度市开发区投资建立了金龙包装工业园。之后,引进了国内第一套2.5米宽幅的凹版印刷设备,使得金龙包装工业园变成了亚洲最大的包装印刷基地。

  继将厦门银城啤酒与青啤公司进行了嫁接合作后,2003年4月19日,李金堂将破产的青岛味精厂收入囊中,使拥有70年历史的“鸡”牌味精复出。为进一步做大味精产业链,李金堂斥资29亿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金川开发区兴建了年产30万吨味精原料生产基地。该项目一期10万吨味精原料在2006年底即可投入生产。待二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年产值将达85亿元。

  如今,欧美投资集团的主营业务由原来的单一性走向实业化。房地产、国际贸易、包装印刷、调味品生物科技这“四驾马车”领跑其集团的主营支柱产业。

  李金堂说,目前,很多企业的前车之鉴让许多人视多元化为水火,这很正常。但他认为,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重要的是“在多元化经营中体现嬗变的思维和专业化的服务”。

  “涅槃”是再生之道

  “当老鹰活到第40年时,会经历一次‘涅 ’。5个月内,换掉老化的利爪和尖喙后,老鹰会获得一个全新的30年生命。”李金堂认为,短命企业与长寿企业间的一道坎,正是这个痛苦涅 。

  进入2006年,李金堂开始思考欧美投资集团的管理升级。他说,这是企业的“二次创业”。他认为,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是其能否长寿的关键。而“二次创业”就是要进行自我超越,要客观地自我评估,抛弃旧习惯、旧传统。能否完成这次重生,将决定每个企业的前途。

  在多数企业的发展史上,管理升级大部分都是从企业内部开始,李金堂却出人意料地将借助外部力量作为了重点。这个外部力量就是海外资本市场。

  早在2005年8月欧美投资集团(内蒙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奠基时,李金堂就已开始酝酿“鸡”牌的海外上市。

  李金堂认为,上市不但可以融资和再融资,优化公司资金链,同时还可提高公司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水平。上市可以使公司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公开、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当然,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执行到位才是管理升级成功。”李金堂说,“届时,迎接欧美投资集团的必然是基业常青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