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要重视文化融合

2016-12-28 10:03栏目:资讯
TAG:

做跨国公司,我喜欢学习世界各地的文化。

  我曾经多次跟记者们说过:丹佛斯在中国的拓展若想取得成功,可行的办法就是让管理人员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接触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让中国的员工到我们欧洲的公司接受长时间的培训,使他们互相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商业模式,这种实地获得的感受和知识是无法在书本中学到的。我相信,文化上的沟通是跨国公司成功的基础。丹佛斯在这方面非常努力,我们在世界的大量员工被派往不同的国度接受培训。

  比如,一个中国人来到丹麦生活两年以上,他就会理解丹麦人为何会去思考和做一些中国人不会去思考和做的事情。这如同我来到中国就更容易理解和吸纳中国的文化,会更主动而敏锐地发现和吸纳本民族文化中没有的优秀成分。

  因为我是在美国拿的MBA学位,异国他乡的经历及对异国文化的汲取,使我早早就认识到了应该尽可能的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并把这种融入当地文化的理念运用到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中,可以获益无穷。后来,我就将之归为了丹佛斯公司的价值体系之一。所以,在中国的10年时间里,我们的工厂就像丹麦的工厂一样,员工们都能够感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这是一种很大的力量支撑着我的理想。

  在我们公司瞩目中国、决定在中国更大规模拓展业务时,我就为公司许多管理人员购买了《斯堪地那维亚海盗与中国人》、《风格》两本书,这是当时在北欧地区能够找到的对北欧与中国文化习俗做分析比较和介绍的著述。一些在丹佛斯工作的白领也说:他们在我们总部看到一些管理者像捧着圣经一样的研读这两本书,并一面翻着书,一面向他们求证有关中国的问题。可见,我们对异国的关注和尊重是下工夫的,而非一般的仅流与嘴上说说。

  后来,中国公司的员工还对我说,在丹佛斯的另一个感受是员工们经常在一起议论关涉公司的事宜。看到我们的员工随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向任何一级的管理者提出。他们把这种精神也带到了中国的公司。

  由于有这种文化的交流,有这种传统,我们世界上多数公司都没有其他公司那样单一的渠道,而是保持畅通的从下到上的渠道。我们公司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任何普通员工的建议都可以直接向我总裁反映。他们会走到我的身边,边讲述自己对企业运行的一些想法,边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

  这是丹麦的传统,也可以说是丹麦的人文特色之一。因此,对公司的重大事务,我们都鼓励每一个员工提出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在这种基础上,一旦做出决定,就必须贯彻执行。没有再反复的可能。因为大家都是决定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