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企业管理的焕新

2016-12-28 10:03栏目:资讯
TAG:

1903年《车间管理》的问世,标志着泰罗制的形成;泰罗制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诞生。泰罗制是一个新的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其基本框架是“以定额管理为基础,以经济奖罚为手段”。泰罗制取代了先前的把头监工管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是管理上的一次革命。百年以来,企业管理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运作的。泰罗制是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的管理体系,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脑力劳动为主的时代,泰罗制已明显过时。泰罗制的故乡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其进行了否定,但是至今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创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已成为时代的呼唤。管理学界泰斗袁宝华老前辈上世纪80年代初就呼吁创建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1983年他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为中国管理学者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在这一指针的指导下,20多年来,著名管理学家张庆仁研究员辛勤探索,矢志不渝,再接再厉,在基础原理、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三个层面都实现了集成化创新,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历史重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革命。

  我们说是革命,是因为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全面的变革。

  1、管理主体的变革。以往的管理学说都没把广大员工当成人才来看待,以往的管理体制中普通员工都是单纯被管理的客体。例如在泰罗制中,普通员工只是单纯的执行者,只能被当成工具来看待,低矮的定位使普通员工只能处于单纯被管理的地位。在岗次动态管理体系中,员工被视为人才,成为管理主体,实现了管理主体的革命。

  2、现行企管模式的变革。现行的企管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的、利益非对称的、博弈式的管理,管理部门制定标准,群众执行标准;管理者拿标准卡群众,群众消极地抵制、规避标准。这种管理模式决定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而且由于利益非对称也无法使管理到位。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模式。

  3、动力机制的变革。动力机制是一个社会、一个组织运转的引擎。以往的管理只是注重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动因,未能充分认识和应用人们的竞争本能。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充分运用了这两种动力机制。

  4、企业管理目标的转变。泰罗制的管理目标是让员工完成企业制定的工时定额,它对员工的定位是劳动力资源,它对员工的要求是“服从”。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对员工的定位是人才,其管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员工的创造力,挖掘员工的潜能,使75%以上的员工成为专家型人才。

  5、管理手段的转变。泰罗制是以经济奖罚为手段的,经济奖罚已成为管理者的惯性思维和惟一手段。岗次动态管理体系主要靠竞争推动员工工作前进。企业管理的历史轨迹显示:从把头式体罚管理到经济奖罚管理;从经济奖罚管理到竞争管理,展示了管理的进步。

  在企业管理科学学科体系创新方面,我们创建了自己的原创的原理体系(由七大原理构成的立体性理论集群);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构建了能覆盖企业管理主要方面的子操作系统。从基础原理到体系平台;从体系平台到操作方法,整个体系逻辑严密、浑然天成。

  试问:哪里还有这么系统完整、这么深邃、这么新颖的原创性创新?

  可能有人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管理科学的诞生感到惊讶甚至是不解。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十几年间,由短缺经济进入到产能过剩经济;由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行为又进一步递次地发生变化。这种体制与时代变迁为研究企业管理提供了数个极为难得的企业行为参照系和递次连续的真实实验数据。外国学者根本没有这个条件。这些不同类型的参照系和企业体制-行为对应互动的轨迹,为管理科学的创新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9世纪初叶,泰罗制及由此而生的福特制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多倍,使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泰罗制是美国崛起的奠基石。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对我国的作用应该不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