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领域“零突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国家工信部主管媒体《通信产业报》全媒体产业调研组和新媒体《工业互联网世界》首次发布的“2022年特色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中,红柳林矿业公司携手华为打造的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位列第十六位。该公司的成功入选,在全国煤炭行业、陕煤集团尚属首次,实现了煤炭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零突破”。
据悉,“2022特色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由国家工信部主管媒体发布,依托赛迪相关智库研究、评测等专业资源,面向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特定技术领域,从核心技术水平、资源管理能力、运用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展开评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具有权威性。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条赛道上,国内已经有600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160万家工业企业。而这600余个平台中,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超过100多家。该公司成为全国煤炭行业首家上榜企业,为何受到业界青睐?
洞察:行业迭变前谋篇布局
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的关键引擎在于工业智能。早在2012年,该公司就开始探索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工业化转型发展之路。此阶段,该公司做的更多的是围绕设备的接入和管理应用,实现了综采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割煤。之后,随着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及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顺槽可视化远程遥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该公司智能化建设水平迈入了新阶段。
2020年,该公司聚焦“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携手华为煤矿军团部署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平台搭建上,以华为领先的ICT技术深度融合矿业OT生产和IT支撑系统,建设覆盖智能综采、智能掘进、智能辅运、智能主煤流、智能选洗等多场景应用,形成了一个贯穿矿山工业全链条、全业务、全过程、全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同时,跨行业、跨领域构建数字智慧矿山,通过5G、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融合,打通信息孤岛,实现矿井工业设备与网络云端之间互通互联,逐步实现采、掘、机、运、销等多环节、多场景智能应用实践,先后建成安全监测监控、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井上井下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矿压系统等30多个智能化系统平台,一张布局矿井全生产链条的智能化建设蓝图已初具规模。同样在2020年,结合对矿井生产运营管理的深度研究与此前智能化发展的实践,该公司重构矿井智能化运行环境,加强5G、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各系统内的信息屏蔽,构建成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协同、智慧管理”现代化矿山工业体系。
在该公司的发展逻辑中,“智能协同”的核心旨在建立一张网,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优化、简化现有矿井装备,实现装备的全生命周期有序管理,为矿井生产创造不间断的价值赋能。
破题:优势互补中迭代焕新
“打造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将丰富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经验与全球领先的ICT技术相融合,才能迈入‘智能化生产、透彻化感知、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的‘智能协同、智慧管理’新阶段,开启煤矿智能化新时代。”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谈及煤矿智能化建设时说。
“智能协同、智慧管理”的核心与华为煤矿军团的理念不谋而合,双方看中的是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产业发展趋势。2021年2月,华为煤矿军团入陕第一站便到访该公司,重点探讨了煤炭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方向。华为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平台支持能力,该公司依托行业内积淀的丰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人才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开展煤炭行业专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和研发,推动智能技术应用于核心生产环节,提升煤炭行业综合竞争力。
在此之前,在该公司“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面临着三大挑战:缺少行业标准,数字化成本投入高;矿井各运行设备接口不统一,生产实时数据没有统一格式无法及时上传;数据孤岛问题突出,各信息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
为此,该公司成立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开展“红柳林”智慧风暴,与华为煤矿军团共同探讨解题方案,逐渐形成了建设“1张网、1朵云、1底座、2平台、N类智能应用”的“111+2+N”的思路,聚焦装备、网络、IT基础设施、智能应用以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开启了煤矿“智能协同、智慧管理”迭代焕新之路。
与此同时,该公司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突破了“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的“卡脖子”环节,倾力打造了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一套可视、可控、可预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全链条的追踪监测分析与优化,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大幅减人提质增效。
赋能:深度融合后行稳致远
该公司所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全球领先的ICT核心技术深度融合矿业OT生产和IT支撑系统,形成一个贯穿矿业全业务流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平台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覆盖了智能综采、智能主煤流、智能选洗、智能辅运等多个智能协同串联场景。
其中,矿山智能作业管理系统皮带运输场景,基于5G网络和人员定位技术,以智慧指挥屏和执法仪为载体,实现综采、连掘、机电等生产区队的作业管理和人员评价在线化,检修、生产、巡检等场景作业数字化,打通了线下作业流程的“最后一公里”;智慧运销平台、AI智能装车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科学调度,车牌识别、仓位对接、调拨单配送等功能应用。以AI智能装车机器人为例,仅需15秒就可以完成一辆运煤车装车作业。
数据处理层面,以F5G网络为依托的HCSO云平台,集成智能采煤、智能掘进、智能作业管理等34个业务。在业界首度实现了全矿几千个设备的数据入湖,通过大范围、深层次的数据采集,沉淀出了数百个模型,实现各业务数据之间的协调应用,打破了业务鸿沟,矿井生产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
“要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协同’,就要以推进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矿区数字‘画像’,为矿井各生产要素场景提供生态支持,实现矿井工业设备与网络云端之间互通互联,真正实现全矿井全系统各环节的‘智能协同’。”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认为。未来,该公司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加快推进5G、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应用赋能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为煤炭行业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助推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换挡提速。(李波宁昕 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