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红柳林矿业公司“‘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企业

2023-01-04 16:14栏目:资讯
TAG:

  日前,陕西省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下达2022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级企业高层次人才发展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红柳林矿业公司“‘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并获得100万元资金补助。这项荣誉是全省4个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陕煤集团的唯一一个,充分体现了省国资委对该公司“‘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项目的认可与支持。

  这份喜讯诠释着该公司人才培养底蕴与活力。近年来,该公司主动适应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布局人才地图,聚焦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三个示范”矿井建设所需专业化人才,把积蓄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长远发展大计,不断探索人才建设新模式,积极构建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不拘一格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用人才“源头活水”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劲”。

  2021年8月13日,“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正式启动,标志着该公司“黄埔军校”正式开班。35周岁以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共100人组成青年英才训练营。所有学员打破职级限制,通过开营选拔、入营培养、出营成才三个核心阶段培养,评选出十大青年英才,予以表彰奖励并提拔任用。培养结束后的一年内,68名“百十一”学员已经被重用在各个岗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人才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鉴于训练营的良好培训效果,该公司荣获2021年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荣获中国企业培训最佳学习项目,这是该公司学习型组织创建的重要成果。

  “培养一批骨干,带动一批青年”是“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的初衷。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打造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架马车”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带动了一大批青年人才,激发了该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活力。

  目前,该公司“党管人才”的战略定位更加凸显,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储备成效更加明显,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各类专业人才素质稳步提升,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格局已然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1.jpg

  坚持眼光向前,建好“蓄水池”

  培养选拔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发现引进是基础和前提,关键在于健全机制、常抓不懈。该公司聚力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项目实施、载体推动和技能培训,大力引导各类人才奋战企业转型发展主战场。先后制定出台了《人员招录管理办法》《岗位公开竞聘实施方案》《岗位职级体系设置与管理规定》《“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吸纳人才、广揽贤达的政策文件,真诚向每位职工抛出成长成才的“橄榄枝”,让各类人才心动、行动。

  长期以来,该公司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量体裁衣制定人才招录规划,不断形成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发现“盘活存量”的同时,又向外引才借智“扩大增量”。两年来,该公司围绕“931”高质量发展战略、“三个示范”矿井建设所需专业化人才,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大学等“985”“211”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182人,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86人,其中智能化相关专业132人,占比73%。

  该公司播撒“春雨”,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大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了让这些“战略预备队”快速成长起来,为其定制了“高学历人才轮岗机制”,对一类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进行轮岗培养,轮岗结束后根据个人特长一对一做好职业发展生涯规划,采取双向选择予以定岗。目前,该公司区队技术员全部替换为本科以上学历煤矿主体专业大学生担任,精干高效、素质优良、业绩突出、能力卓越的技术军团正在阔步前行。

2.JPG

  坚持脚步向下,练好“千里马”

  人才是选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练出来的。选拔、培养、评价,是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认为突破的关键在于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形成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矿井安全、生产各领域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一鲜明导向,为“智能协同”“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绿色立体生态”三个示范矿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构建了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特点、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021年,陕煤集团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红柳林,2022年该公司在中、省、集团各类技能竞赛中斩获团体奖6项、个人奖15项,14人获得集团公司班组长素质提升培训班“优秀学员”,凌鹏涛、李王平、宋锦飞三人被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宋锦飞荣获陕西省首席技师……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折射出该公司敢于打破人才培养“屏蔽门”,彻底祛除人才培养“紧箍咒”,为奋进者铺路,给实干家装台,为打造“行业第一、世界一流”现代煤炭企业蓄足源头活水。

  “全员参与、全员合格”,这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为全员提素定下的“硬指标”。该公司利用陕西煤业“素质兴安”全员培训考试系统,每月坚持以“手机APP线上学习积分+定期上机考试成绩+常态化技能比武提素”的形式,为广大职工培养技能兴趣、提升专业素养加足“马力”。除重点落实省级、国家级竞赛相关赛项外,在日常培训中该公司还结合课程内容,以小组竞赛、技能切磋、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特色活动,让崇尚技能、以赛促学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打通了锻造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

  育才造士,兴企之本。近年来,该公司围绕核心人才,推行MBA学历提升、大学生轮岗等“青”字工程;成立凌鹏涛智能化大师工作室、任保利劳模创新工作室、李王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5个技术教研小组,开展“金牌技术员”大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展示大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员“师带徒”等人才培养活动,已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实现了职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3.JPG

  坚持肩膀向上,用好“实干家”

  信任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激励,使用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培养。

  在该公司,有着许多职工成就了精彩人生。凌鹏涛从一名普通工人到技术员再到今天“凌鹏涛”智能化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钟凯、范国涛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出新出彩。钟凯所在综采一队党支部《“红”心融煤海》党建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95后研究生学历的范国涛,荣获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21年煤炭行业建功立业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行业认可、荣誉奖励,激励着该公司每一位“后浪”向先进看齐,争先创优。

  敢于用才、任才、爱才的人才培养理念,拓宽了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的“新赛道”。井下空气质量革命技术装备研发,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搭建……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的背后,有着新一代红柳林青年的身影,他们已经成为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主力军。

  “坚持价值创造导向”一直都是该公司薪酬改革的核心,经过长期的探索,该公司不断加大差异化薪酬分配力度,建立以个人贡献确定收入的薪酬分配机制,技能大师、创新状元享受中层正职待遇,创新能手享受基层正职待遇,充分激发了职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热情。2022年,全年累计通过鉴定创新863项,申报专利40项,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大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公司着眼于提升职工薪酬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享受高质量发展红利……”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说。报销MBA学费、奖励优秀培训人员、各类津贴补助、表彰“最美红柳林人”……如今的红柳林活力绽放,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

  “没有旁观者,都是受益人。”这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感慨,寓意着人才培育和人才激励这份成绩刻画在职工的心中,落在各项经营指标攀升的数据里,也洋溢在广大职工幸福的笑脸上。

  未来,该公司将在第一期“百十一”青年开发培养训练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细节,推广成果,铺设更多的广阔“赛场”、更平坦的“赛道”,让更多“千里马”纵横驰骋。拓宽引才眼界,提高引才站位,突出引才重点,创新引才方式,不拘一格引进各类人才聚力发展;注重兴贤育才,重点抓好学习培训,抓好作风转变,抓好青年人才培养,推动各岗位人才能力水平提档升级;加大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与高校、厂家、优秀单位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智能化知识培训,让智能化人才有想法,有做法,能落地;优化用人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服务留人,让各类人才留得住、安得下。

  人才为兴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践行“人人皆能成才,人人皆能出彩”的承诺,不断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