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株州救助站全方位救助温暖流浪人群

2016-12-27 17:36栏目:出行
TAG:

14日下午2点43分,在候车大厅排队半个小时后,周立龙终于拽着6张火车票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车票上的时间:“哎哟,有5个是晚上的票!那还是让他们在救助站吃过晚饭后再送来。”
  周立龙是市救助站业务科科长。几乎每天,他都要和其他救助服务小组人员一起,给想回家的流浪人员排队买票,然后将他们送上归途。
  这是整个救助过程的最后一站。1月14日,记者跟随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从街巷桥头的搜救,到康复医院的救治,再到救助站的安顿住宿,直到最终给流浪者们买好回程车票,全程亲历了夹杂着爱心、无奈与感恩的救助全过程。
  街头救助:
  24小时全程搜救
  上午9点53分,市救助站的那辆救助专用车停在了天元大桥下。
  “我们的车每天都在街头搜救,他们集中露宿点以及生活规律我们都熟悉得很。”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处副处长袁桂雄在下车前就打起包票——这时候,桥下一定有露宿者。
  果然,一下车,袁桂雄就看到了窝在被子里的刘玉峰,“被子是我们送的,他就是不愿意来救助站。”
  刘玉峰是河南人,来株洲3个多月里,一直在此露宿。他说,他平时捡垃圾还能赚点钱,“去救助站就没自由了。”
  和刘玉峰一起的,还有3个老乡。29岁的刘原甚至还捡了一条流浪狗养着。“我们有手有脚,干嘛要去救助站。”他接过周立龙的一床棉被,反问道。
  “很多流浪人员都靠打零工,拾荒或者职业乞讨赚钱,所以大多不愿意去救助站。”市救助站站长王湛伟说,面对救助尴尬,为了让这些街头露宿者不致忍饥挨饿,救助站只得加强街头救助力度,24小时轮班搜救,给他们发放御寒物资。
  康复救治:
  无家可归者把这里当成了家
  “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不想回家。”11点零8分,在康复医院长寿楼三楼,80岁的黄娭毑一见到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忍不住夸赞起来。黄娭毑是这里的“常住民”,因为找不到家人,她已在此住了3年有余。
  康复医院是接收流浪人群的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流浪人群中有伤残、感冒或其他身体疾病者,就会第一时间送来救治。“我们的原则是先救治再救助,必须先确保救助对象的身体健康,然后再送他们回家。”王湛伟说。
  “他们大多是记不清家庭地址的老年人,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医院护士长陈雪平说,目前在长寿楼里,共有24名流浪人员接受救治。除了相关的医生和护士,医院还专门请了护工来照顾这些流浪人员。
  11点刚过,护工钟坚余就给老人们送来了中饭,“今天是芋头炖排骨和辣椒炒肉,每餐都是两荤一素。”她边对记者说着菜谱,边把饭端到正在看电视的刘嗲嗲面前。
  温暖护送:
  “一站式”送流浪人员回家
  12点10分,借着康复医院的老人们吃饭的空当,救助专用车开回了市救助站。救助服务小组成员唐深告诉记者,因为救助站车辆紧张,“要赶着回去用车送站里的流浪人员去火车站买票。”
  车在救助站门口停下,周立龙便发现站里又来了3名救助者。31岁的陈伟是其中之一,此时他坐在救助大厅里的椅子上,正等着工作人员给他登记信息。
  “我想回家,家里老婆孩子等着我回去过年。”陈伟是四川成都人,他自称在江西打工时钱包被盗,向当地救助站求助后被送到了株洲。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决定下午就给他买票,把他送回老家。
  王湛伟说,不同地区的救助站之间进行“爱心接力”,层层护送流浪人员回家的情况比较普遍。不过,在株洲,市救助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只要有具体家庭地址,不管多远都会给他们购票回家。”
  吃过中饭后,周立龙随即把包括陈伟在内6名流浪人员送到了火车站。2点43分,买到票的周立龙很快就把票发到了他们的手里。陈伟有些感动,从候车室出来,他连连念叨:“这是政府给买的票,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