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难题

2016-12-27 17:38栏目:出行
TAG:

方圆/文

  业内预计中国制造业倒闭潮或在2015年爆?这样的预测是否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的呢?笔者不得而知,所以对于这样的预测与判断就无法给出正确或者错误的标签。当然中国制造业倒闭潮出现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而是我们需要深思:为什么在21世纪屡屡传出中国制造业的倒闭潮的新闻呢?中国制造业怎么呢?只有厘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可能知道脚下的路在何方。

SDG

  中国制造业是如何兴起的呢?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开始主动的拥抱和回归到世界主流的文明中来了,即中国也就成为了世界中的一部分;

  其次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相对和平、稳定,者权威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即世界经济在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同时产业的转型升级刚好也在这一阶段出现,而中国作为资源价格的洼地,为世界级的企业找到了外在的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提供了便利和条件;

  第三中国社会主动融入世界大家庭和世界的一系列有利形势,让务实的中国人抓住了这一千载难缝的市场机会,即外在环境和内在要素创造出许多的创业机会,这样一大批达中国改革开放之风和世界经济繁荣之便车的企业就应运而生,注意这些企业的出现,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这种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企业制造成本的能力,这种制造成本的能力并不是建立在依靠一套科学管理的系统下的,而不是体现企业家的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企业内在能力的体现,这也就为这些企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可能埋下了伏笔,只是在一个颂圣文化浓厚的社会里,在一个崇尚尚同思维国度中,即便是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质疑、批判,这些都会被天然的反感、更甚者权势者会利用自己手中调配资源的权利,限制、扼杀异建者,让世界归于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中国社会没有了为创造出一种百家争鸣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是一种唯我独尊的独裁霸道文化,这也就使得中国制造永远失去了最好的治疗自身疾病的机会。

  而一旦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内在要素变化就是中国国内消费者消费的升级,这种升级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纯物质层面的,他们由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阶段过渡到耐用消费品的发展阶段,一是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型的,中国消费者消费由注重产品性能的发展阶段过渡到重视自我享乐的阶段,即由物为本的阶段转向以人文本的阶段,这种复杂的消费环境,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外在环境变化就是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世界更多的价值洼地的出现、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的摩擦不断的增多等等,这同样考验着中国制造业的智慧),中国制造业的经营成功就完全处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中,这也是为什么在本世纪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市场永远在传中国制造业倒闭潮的理由。

  那么如何解决中国制造也出现的难题呢?

  有人马上就提出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来实现呀?这是一句没有用的大实话和废话,为什么?老早就有人提出,我们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没有呢?当中国制造企业集体的出现危机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了,而是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思维惯性等等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这才是制约我们没有创造力的直接原因。

  我们清楚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国家,儒家文化强调一种等级观念,强调尚同思维,强调拒绝谈利害,只谈仁义,只歌颂功德,也就是说儒家思想一直停留在实用层面上,而不去挖掘背后更深刻的东西,这样儒家文化只有发明,而没有发现。什么意思呢?在儒家文化框架的指引下几乎不可能建立起科学体系(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世界主流文明强调的公平、正义、平等、民主等等在我们的国度中都是缺乏的,我们只有更多撞大运的巧合发明,即这种文化已经妨碍和我们融入主流文明机会,这才是导致今天中国制造业集体衰落的直接原因,可惜我们从来不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惯性中去寻找我们存在问题的根源,依然停留在实用层面上,望文生义,于是我们与世界主流文明的差距不是减小了,而是在不断的扩大。

  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剔除儒家文化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框架体系留下的糟粕,同时建立起一套世界主流文明的文化以及框架体系的话,中国不要说制造业无望,其他行业同样也没有,因为一旦发展到某一个具体的阶段的话,儒家文化的桎梏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不相信,但我们无法阻止住历史的脚步。